血氧儀上線,遭遇進口MCU缺貨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大家認識到血氧儀,它利用紅外光技術,發出探測光穿透手指皮膚直達血液和肌肉骨骼組織后的光亮度,安全精準無創,只要往手指上輕輕一夾,3秒鐘通過光的吸收來計算血液中含氧血的濃度,給出血液中氧氣飽和度和每分鐘的心跳數心率等健康信息。指夾血氧儀因其便攜性在疫情期間大火,尤其是在歐美等排斥戴口罩的地區。然而隨著歐美的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國外品牌MCU面臨缺貨困境。大量的血氧儀等醫療電子設備廠商正在尋求國產高品質的MCU快速替代,以填補市場空缺。那么什么樣的MCU能滿足需求呢?
ADC精度對弱灌注水平人群至關重要
在此之前,先來了解如何測得血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反映了血液的含氧量,是臨床上重要的生理參數,也是本次新冠病毒的重要診斷指標之一,血氧儀通過采集、分析光電容積脈搏波來監測血氧飽和度,為醫生及時了解病人血液帶氧的能力提供重要的依據。
光電容積脈搏波中包含有直流信號和交流信號,是需要提取和放大的信號。兩種信號均作為計算血氧飽和度的依據,比值因人而異,一般為0.5%-40%。當上述調理過的信號送入模數轉換器(ADC)后,經過進一步計算即可得到血氧飽和度的百分比。
實際應用中,測量精度往往遭遇瓶頸,特別是新生兒,特殊病人等弱灌注水平群體,交流信號與直流信號的比值低于0.5%,信噪比很低,如果ADC精度不夠,就會導致讀數偏低,準確度差。
目前市面上便攜式的指夾血氧儀方案,均采用主控MCU自帶的12位ADC,考慮到INL、DNL、增益誤差、Offset、溫漂等因素,實際有效位精度一般在9~9.5bit,精度不足。
而芯海科技的32位信號鏈MCU CS32F030集成了RC Hybrid+Calibration架構的高性能ADC,通過芯海專利的誤差控制技術和測試手段,12位ADC的有效精度可達11bit;并且CS32F030在出廠前,100%經過110℃的高溫測試,確保了產品的質量和一致性;滿足了醫療產品的精度和質量要求,獲得了客戶的認可,并大批量出貨。
同時CS32F030還具備完善的開發資源和技術服務,確保客戶在一天內完成方案的移植,快速投入市場。
信號鏈MCU CS32F030產品亮點
CS32F030系列是芯海科技推出的32位工業級信號鏈MCU,采用ARM? Cortex?-M0 內核,頻率48MHz,最高集成64Kbytes flash和8Kbytes SRAM,并提供豐富的通信接口(I2C、SPI/I2S和USART)和多達11個定時器,具備可靠性高、精度高、功耗低等特點。
CS32F030系列集成豐富的信號鏈IO,包括INL低至1.2LSB的12位ADC、溫漂60ppm/℃的內部參考電壓、±2℃精度的溫度傳感器等;符合IEC60730的要求,支持Flash/RAM硬件校驗,具備寬溫(-40~105℃(環境溫度)/125℃(結溫))、寬壓(2.0~5.5V)等特點;并提供一系列電源工作模式,以滿足不同的低功耗應用。
信號鏈MCU CS32F030廣泛的產品應用
醫療電子
無人機
電子煙
車載導航
激光測距
智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