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硬核中國芯科技園”
11月3-5日,2020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在深圳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寶安)舉行。芯海科技攜高可靠信號鏈MCU、高精度信號鏈MCU、TWS耳機人機交互解決方案、大功率PD快充解決方案等多種技術和產品參展,精彩呈現其在工業級芯片產品和技術上的強大研發實力及快速迭代能力,再次彰顯其在全信號鏈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
芯海科技展位號(10號館 10L16)
稀缺的工業級國產MCU
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客戶意識到國內自主可控供應鏈的重要性,國產MCU產業迎來了發展機遇。今年以來,在疫情影響以及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MCU產業的國產替代顯著加速。伴隨著“產能緊張、芯片漲價”等現狀,“國產替代”逐漸成為獨特的宣傳標語。
然而,目前國內MCU多集中在消費類領域,真正達到工業級的國產MCU還比較少。對芯片原廠而言,工業類的芯片由于性能及可靠性等指標要求高,各類驗證測試工作很多,導致研發周期較一般的消費類電子芯片長很多,一般的開發周期為2到3年,而回報周期至少4到5年;對于客戶而言,更換供應商涉及產品穩定性、軟硬件兼容等眾多方面問題,同時也要耗費較多時間去做驗證,國產MCU產品若沒有展現出巨大優勢,客戶大多還是會繼續選擇國外供應商。
尤其是在汽車、工業控制、戶外應用中,高溫、高濕,工況惡劣,并且不可避免大量的噪聲,對測量系統的可靠工作造成極大挑戰,如果處理不好,甚至導致安全事故。
那什么樣的“中國芯”能滿足這一缺口呢?答案是:高可靠性。
國產替代MCU最佳產品獎揭曉
芯海科技自成立之初就專注于工業級的高精度ADC產品的研發,2003年芯海開發出高精度電能計量芯片CS7755,并廣泛應用于電表市場。2006年,芯海推出了國內首顆用于高精度工業測量的ADC芯片CS1242,被應用于工業天平、汽車衡、儀器儀表等領域。2009年,芯海又推出了有效位高達23.5的高精度ADC芯片CS1232,各項性能指標跟TI同類產品保持一致。2019年,芯海發布了三顆針對工業市場的芯片,1、帶安全保護的高精度電能計量芯片CS7761;2、工業級的通用32位MCU,工作溫度可以達到105℃,各類可靠性指標完全達到了工業級的標準;3、工業級的SOC芯片,里面包含有24位高精度ADC和高可靠性的32位MCU,在精度和處理能力上已經超過了TI的同類產品。2020年初,其高精度ADC產品和MCU產品,通過了醫療級認證并大規模出貨。至今,芯海科技作為信號鏈MCU領跑者,仍在不斷打磨產品,持續投入研發。此次在“硬核中國芯”評選獲獎的正是其高可靠信號鏈MCU CS32F030/031。
CS32F030/031榮獲2020年度最佳國產MCU產品獎
高可靠信號鏈MCU硬實力展示
基本特性:
◆ 內核ARM Cortex-M0 48MHz
◆ Memory:64K Flash,8K SRAM
◆ 工作溫度:-40~105℃(環境溫度);-40~125℃(結溫)
◆ 工作電壓:2.0~5.5V,支持備用電池獨立供電
模擬特性:
◆ 12bit 1MSPS ADC, INL低至1.2LSB,輸入信號隔離-100dB
◆ 內部溫度傳感器:±2℃
◆ 內部溫度基準:60ppm/℃
可靠性:
◆ 關鍵寄存器保護,防止關鍵寄存器誤改寫
◆ Flash存儲保護,支持CRC和正反碼校驗
◆ SRAM存儲保護,支持硬件奇偶校驗
◆ 時鐘保護,外部時鐘失效時,自動切換為內部時鐘
◆ 支持獨立看門狗FWDT和窗看門狗WWDT
◆ ADC可靠測量,通過模擬窗看門狗(AWWDT)檢測ADC輸入
◆ IO電平自檢,通過讀入IO狀態進行IO功能自檢
◆ 高溫可靠性,集成±2℃溫度傳感器,可檢測芯片溫度并進行保護,防止高溫失效;環境溫度105℃,結溫125℃;
◆ 抗電磁干擾,IO耐壓6V,Latchup電流>200mA,實測600mA,MM ESD>±400V,實測±800V
硬核中國芯評選頒獎盛典
“硬核中國芯”是一項聚焦國產芯片硬核實力的評選,力爭挖掘國內半導體產業“硬核”產品,經過四個月的激烈角逐,以線上20萬+工程師在線評分數據為基礎,線下行業專家評審團推薦/評分,芯海科技從150余家中國芯企業中脫穎而出,憑借高可靠性、高性能的32位工業級MCU CS32F030/031,一舉拿下2020年度最佳國產MCU產品獎!該產品已獲得手機、工業儀表、汽車電子等頭部客戶的認可,并實現百萬級出貨。芯海科技作為集感知、計算、控制于一體的全信號鏈芯片設計企業,專注于高精度ADC、高性能MCU、測量算法以及物聯網一站式解決方案的研發設計。未來,我們將持續深耕信號鏈芯片領域,充分發揮ADC+MCU雙平臺優勢,持續推出更多硬核“中國芯”!
同期活動精彩回顧
《信號鏈MCU重構TWS用戶體驗》主題演講
產品經理 楊樂
藍牙生態峰會
電子發燒友物聯網視頻采訪直播訪談 測量&健康產品線總監 郭爭永
《芯師爺》專訪 產品經理 王偉